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水泥行业发展趋势(2023年水泥行业发展趋势)

2024-06-25 12358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
  2. 混凝土的未来与发展
  3. 水泥行业未来三大趋势
  4.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前景趋势怎样

水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与诸多下游产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度,对生态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近十年来我国水泥产量在20-25亿吨之间波动,202年产量为23.95亿吨。全国平均水泥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2019年年底达到最高为493.23元/吨,今年6月份水泥价格较5月份有所降低。数字水泥网显示,全国不同地区水泥价格不同,其中西北地区价格最高。

  

水泥产量逐步稳定,2020年产量为23.95亿吨

水泥行业发展趋势(2023年水泥行业发展趋势)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14年我国水泥产量逐年增长,2015年市场需求整体疲弱,导致产量有所下降,2016年,全国共生产水泥24亿吨,同比增速由负转正,重回增长轨道,2017年水泥行业开始打响“去产能”攻坚战,致使2017、2018年水泥产量有所下降。

  

2020年,全国水泥产量23.95亿吨,同比增长2.2%。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1年5月,当月水泥产量24306.8万吨,同比下降3.2%;1-5月累计产量92242.3万吨,同比增长19.2%。

  

我国水泥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超三成

  

水泥产品由于具有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运费占售价比重高、产品保质期较短等因素的影响,在销售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地域限制。就普通水泥而言,一般通过汽车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约为150-200公里,通过铁路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约为300-500公里,通过水路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在600公里以上。因此我国水泥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华东基础设施建设较早,房地产市场发达,且水路运输便利,因此大型水泥集团云集,是兵家必争之地,数字水泥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泥产量占比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占比33%,其次是中南地区占比27%,占比最低的是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仅为8%和9%。

  

以PO42.5散装全国水泥均价为指标,从2016年4月至2021年6月,我国水泥价格波动上升,从2016年4月份259元/吨逐步上升至2021年6月430元/吨。

  

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作为水泥行业指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全国P.O42.5散装水泥这一种商品的价格综合变动趋势和变化程度,其中还包括长江水泥指数(YRCPI)等区域性价格指数。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的基期为2009年,基期价格为2009年全国的平均价格。

  

此外,除了反应价格变化方向和程度这些价格指数的一般风向标属性外,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还有其独特的属性。结合其他数据信息,可以预测行业的利润水平、预测主要公司的经济效益,预计水泥制品行业相关产品的价格走势。

  

跟水泥价格走势一致,2014年以来CEMPI波动上升,2021年6月24日,CEMPI为118.28。

  

水泥价格区域性明显,西北地区价格最高

  

水泥行业受市场半径限制,水泥是“短腿”的,通常运输半径不超过300公里,也正因如此,加上水泥刚性需求的特性,较为容易形成区域性的寡头垄断。由于区域产能过剩不平衡,水泥价格存在差异,数字水泥网站显示,如下图所示2021年6月份,颜色越深代表该地区水泥价格越高,由此看出新疆、西藏及东北地区水泥价格较高。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能化是所有机械设备的最终发展方向,搅拌站也不例外。当前多数制造商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投入,但只能说还处于一种比较低的智能化状态,在这方面,要以更高一种完全意义的智能化为出发点。

  

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的低环保性要从粉尘、噪声和污染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在粉尘方面要在粉料的输送途径中加以控制,如水泥筒仓上采用进口的除尘器、主楼加装除尘器、螺旋机送料改为风槽送料以及整个站的封闭等都可将粉尘降低到最低程度;可通过提高主机的性能和封闭站并采取隔音板之类的材料将噪声减少到最低;在污染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高精度化主要指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的计量精度,目前精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计量的高精度化是我国搅拌站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只有提高了计量精度才能生产出更高标号的高强混凝土来,如何提高计量装置的精确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搅拌站的标准化是其最终的一个发展方向,任何设备都有标准,全球有国际标准,我国也有自已的行业标准。标准化可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成本,节约大量的能耗资源,面对当前紧张的自然资源和高能耗低产出的形势,我们呼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大型企业来推动这项事业。

  

从进口到国产是我国机械设备的发展历程,设备的国产化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产品价格,并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进口设备主要是价格昂贵和售后服务不及时,尤其是零配件不能及时供应,针对上述情况国外各大机械制造公司纷纷移址中国组建合资公司或独资公司,这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国产化,而且可以整体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水平。

  

纤维混凝土是受钢筋混凝土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通常代替钢筋使用的有钢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等。英国有一种玻璃纤维混凝土,纤维束是由数千根细如发丝的玻璃纤维组成。这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5倍,而价格却便宜一半。

  

轻质混凝土也是为适应现代建筑的要求而诞生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普通混凝土的骨料是砂石,而轻质混凝土的骨科则是浮石、火山渣、膨胀珍珠岩等天然矿物、矿渣、炉渣等工业废料及有机材料等。

  

这种混凝土色彩艳丽,而且颜色可随空气的湿度不同而变化,即空气干燥时呈蔚蓝色;潮湿时变成紫色;下雨时又变成玫瑰色。这种变色本领是由于在水泥中掺入了二氧化钴的成分。用这种混凝土作装饰材料,不仅给人一种变化莫测的感觉和美的享受,而且还可根据它的颜色变化预测天气,因此也叫做“气象混凝土”。

  

它是以聚酯、环氧树脂等为粘结剂,再加入硬化剂、催化剂和填料,最后与砂石混合加水搅拌而成。用它制作的化工管道、容器、电解槽等,其使用寿命可延长4~15倍。

  

不用水泥而全部采用液体玻璃(硅酸钠)和磨细的填料制成的新型混凝土,可耐500℃的高温,适于制作煤气管道和烟道等。

  

1、水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加强市场研判与分析,改进技术与供应链组织,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2、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3、从近年来,我国水泥产业经营的市场拉动情况来看,房地产行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需求来源。2020年中国水泥市场价格走势平稳。

  

4、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必然会有基本结束的关口,一旦完成了此项工作,与之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程需求势必会大幅减少,对于水泥的需求也会随之降低。

  

5、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的萎缩必然会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水泥企业要想走出困局,就必须要在国际市场上扩展空间,而这就需要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提升。

  

1、现在回头看中国的水泥工业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当前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在此也诞生了不少水泥大厂,那么就意味着工业进步水泥大厂也正在面临数字化转型难题。

  

2、智慧水泥厂解决方案实是对人、机、料、等多方位实时监控,让传统“监督”变为主动“监控”。

  

3、工厂可视化管控中心意在可视化决策分析技术,传统运营理念是以设备节能为主,如今逐步发展趋势朝向管理节能。可视化技术通过优化监控系统、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辅助预警告警等措施,在满足工艺质量要求和保证水泥厂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使设备运行在始终处于优质状态,达到精细化管理目的。

  

4、Hightopo可视化监控技术可以帮助水泥工厂进行空间节能,判断系统工作状态,实现状态检修,故障检修等功能,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可分批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及复验,根据反馈结果优化生产过程。支撑企业安全生产、合理高效用能,提升产品品质。

  

5、数字大屏数据面板中可展示全厂年、月、时间各项数据概况。根据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信息、存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的生产过程,强化生产沟通协同;精确度高报警,利用可视化中的动画流程图展示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系统可提供状态检修,故障检修等功能,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用动画流程图展示各种熟料的配比情况,同时分批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及复验,根据反馈结果优化生产过程。

  

6、全天候稳定运行,监控系统对工厂进行 7×24不间断分析监控,既能提高视频资源的利用率,也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7、智能化管理着水泥行业方方面面,同人工管理的区别就突显在及时性、准确性上。HT三维数据可视化作为第三方辅助工具,做到协同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仿真呈现工厂场景,对数据进行迅速清洗、追踪和监控,实现了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控制自动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生产过程可视化的一体化结构。

  

8、水泥厂可视化管理技术既是当前水泥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加强成本控制、提升经营效益的需求现状。解放管理人员更专注于优化策略以及系统的科学调度,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复制成功